網吧投入那么高、競爭那么大還能賺錢嗎?
在眾多的網咖網吧經營競爭中,特別是軟硬件這塊是網吧競爭的核心版塊。一個網吧的軟硬件過硬才能夠提高用戶體驗。一般來說目前市場的電腦更新換代和游戲軟件的更新網吧電腦三年就需換代產品了。電腦更新快,維護費用、同行競爭等,網吧是否還能賺錢?又該從哪些方面進行經營突破了?下面小編轉載這篇文章將進行深度剖析這個問題。
現在連鎖網咖的盈利模式和新方向:
1. 采訪中,不少網咖經營者都承認,近年兩款現象級電競游戲《DOTA2》和《英雄聯盟》是網咖生意紅火的功臣。杰拉網咖副總經理張智丞更提到,目前杰拉網咖的顧客,有90%都是電競游戲玩家。電競游戲的崛起重塑和強化了網咖的線下場景意義。它讓網咖從傳統網吧時代那個單純提供按小時租賃電腦的場所,升級為年輕人多人聚會的線下社交場景。 但電競火熱如此,它能否支撐網咖的日常運營,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網魚網咖的市場總監彭聰就發現,最近網咖的生意正在下滑,即使是周末,在全國營業額第二高的上海張楊路店,上座率也沒法達到100%。值得提醒的是,網咖“并非賺快錢”的生意。 網魚網咖的市場總監彭聰便直接告訴金字招牌TopBrands,網咖更講究經營,并不是能夠賺快錢的爆發型生意,“目前整個網咖行業的回本周期在18至28個月”。
2. 在杰拉網咖提供的一份加盟者手冊中,如果開一家配備105臺機器、使用面積400平方米的網咖,并按每天每平方米租金3.2元計算,加盟者在籌建初期需要一次性投入158萬元,用于購買設備、裝修和支付特許經營加盟費。此外,他還需要每年投入128萬元的運營成本,包括房租、特許經營使用費、折舊成本等。杰拉網咖預估,這樣一家門店的年收入可以達到220.8萬元,其中上網收入為183.8萬元——根據金字招牌TopBrands的估算,這意味著一年365天,店內105臺平均上網費用為8元/小時的機器,每天的平均使用時長要達到6小時。但實際經營中能否達到這樣的上座率和使用率,尚未可知。如果一切順利,加盟者可以在21個月內收回投資。
2. 引導用戶購買會員卡。
一方面,會員充值能夠帶來強大的現金流,另一方面,它也能提升消費者黏性,留住用戶,讓他們不會輕易流失到其他品牌。連鎖網咖最大的收益源于全部門店通用的會員制度。辦卡成為會員后不需要固定在一家門店消費,流動上網的便捷性使得它們比個體網咖具有更高的獲客概率,而會員上網創造的大數據更是一筆可深度挖掘的資源。比如它們能夠精準掌握每位消費者的上網習慣,在后期消費時向他們推薦平時偏愛的位置及飲品,通過掌握的數據不斷優化網咖規模。網魚網咖還計算出,計算機數量在90臺以下能夠提升盈利能力,以及選址在不同區域的門店具體應該配備多少臺計算機。
3.其他增值業務和服務,如 向一些上游內容提供商征收營銷推廣的費用以及“水吧”。
當網咖聚集到一定規模的用戶后,它們便成為流量入口,可以像大賣場向供應商征收入場費陳列費、電商平臺向網店征收廣告費那樣,向一些上游內容提供商征收營銷推廣的費用。當有新游戲上市時,游戲公司會給予網咖一部分資金,用戶只要登錄這款游戲就能獲得免費網吧特權產品。這是網咖與游戲公司維系關系的一條路徑,同時也能幫網咖吸引玩家到門店體驗。
4. 朝娛樂業態一體化方向發展。
網魚網咖已經開始改造現有網咖,使內部空間更加多元,比如放幾臺的迷你KTV,也計劃著以手中的會員數量為資本和手游店、VR體驗店合作,未來它的會員或許能拿著會員卡直接到合作品牌的店內消費。5月初時,網魚網咖還作為主辦方在上海辦了一場cosplay大賽,目的就是為了嘗試跨界,融入年輕人的圈子。也有網咖開始試水電競館的生意。這種場館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上,投資金額需千萬元級。除了設置對戰區,電競館需要拿出一半的面積配備功能強大的直播大廳。就像足球場會收取轉播版權費和贊助費用來獲取收益一樣,設想中的電競館可以通過舉辦大型電競比賽、出售版權、吸收贊助來盈利。只是目前在中國,電競館未能形成常態,也尚無盈利案例。 對于非加盟性質的個體網咖來講, 這類正在走“小而美”路線的網咖而言,經營的最大痛點在于和游戲廠商合作的游戲資源的稀缺,比如在某款游戲內測時,游戲公司首先想到的是與top級的連鎖網咖合作。個體網吧想要獲得競爭力,必須在某個點上做到極致,如地理位置最方便,服務品質做到區域最高,要有一個安身立命之本,這是未來單體網咖的趨勢。
文章轉載自:知乎作者:金字招牌TopBrands